地區議題
港島東民生經濟現狀的看法?
1.港島東由香港早期城市擴展的幾個區段組成,本來存在一定優越性,時而世易,各方面都開始出現老化和潛藏問題。其中因為路政疏漏,不斷挖掘重置的道路埋藏着極多被廢置和閑置的城市管道,因此讓鼠患問題找到容身之所。另外建築物老化亦存在維修責任和承擔的矛盾。我會在這些方面發揮我工程專業的專長,活化港島東的優越性。
2.港島東普遍存在休憩空間不足的問題,本來北岸海濱長廊和公園可以形成連貫各區和易於通達的人文、休憩和康體空間。可惜至2012年完成規劃後,九年來部份區域落成啟用,但有更多地方被拖拖拉拉。我決心在任期內完成金鐘至歌連臣角的北岸海濱長廊。
3.野豬問題纏繞個別黑點區域,這其實並不是因為野豬本身的獸性,而是在於政府在盤點和控制擴散範疇上長期玩忽職守而造成數量膨脹和食物不足、從而令牠們迫近民居和垃圾站。香港其實還有泛大帽山的猴子、西貢和大嶼山的水牛、昂船洲的麻鷹和西貢的大蟒蛇等不怕人類的物種的威脅。治理的本質貴乎於政府相關部門控制數量的決心。本人會推動政府利用幅員記錄、控制生育、餵養誘離等人道方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4.港島東人口相對其他區域,更突顯香港城市人口老化和長命化的趨勢。我會推動樂齡科技的發展和應用,讓老友記活得更有尊嚴和悠遊自在。例如「安心出行」對個別老友記的困惑絕對不應在文明發展的歷程中出現,其實「近場通訊」技術本來就可以輕易解決使用智能電話和「安心出行」程式帶來的困惑。
關注個別地區議題
- 關注「港島環島徑」發展,增加沿途配套設施,善用海濱長廊。
- 加強支援區內「三無大廈」,並要求政府組成跨部門合作小組以改善環 境衞生及大廈管理問題。
- 重置皇后碼頭,保留港人集體回憶,在保育與發展取得平衡。 - 增撥資源協助區內露宿者,加快處理安置露宿者進度。 - 改善港島東防風措施,增加避風塘位置,以應對特殊天氣
- 改善杏花邨一帶防波防風建設。
- 改善港島東各區交通方案,減低塞車情況,執行以人為本的交通規劃。
- 反對重建香港大球場,保存歷史回憶。
- 推進愛蝶灣旁康體及福利用地建設
- 跟進鯉景道綜合大樓建設進展 - 爭取小西灣地區康健中心興建時間表. 增設普通科門診服務。